周恩来崇高风范指引下的思想启示
发布时间:
2025-09-30
作者:
谢丽莎
来源:
岩土公司
访问量:
分享至:
“烟花三月下扬州”——这流传千年的诗句,描绘的是江南春色的极致之美。当我在同样的时节来到淮安恩来干部学院时,这句诗有了全新的意蕴。这里没有扬州城的繁华喧嚣,却有着周恩来总理崇高风范铸就的精神丰碑。五天的课程,从周恩来总理自我革命精神的深刻阐述到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的厚重历史,从《道德经》的深入解读到淮安优秀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路径,这场知识与思想的盛宴,犹如一场及时雨,冲刷掉我思想上的尘埃。
跳出舒适圈之做“思考派”青年
通过沉浸式感悟周恩来同志的崇高风范,我在思想境界、工作方法和责任担当上实现了显著提升。一是树立长期学习意识,以“终身学习”应对时代之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希望新时代中国青年“不负时代重托,不负青春韶华,勤奋学习”。从革命战争年代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周恩来同志始终根据形势变化更新知识结构,他的一生,就是对“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理念的生动实践。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保持本领恐慌的紧迫感,打破“学历即终点”的思维定式,将学习作为终身课题,既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也紧跟发展实践需求,锻造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核心能力。二是牢记使命担当,锻造“道义争担敢息肩”的脊梁。从革命年代的“面壁十年图破壁”到建设时期的“春蚕到死丝方尽”,周恩来同志用一生诠释了“道义争担敢息肩”的崇高境界。作为国企青年,我们要以周恩来为镜,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勇当先锋,在科技创新中勇立潮头,在服务民生中勇挑重担,让“道义担当”的精神血脉在冶金地质事业中永续传承,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青年工作启示之“两个统一”
通过与省直各部门、高校、企事业单位的深入沟通,辩证思考,全面剖析,我深刻认识到新时代国有企业青年工作必须立足“两个统一”,将政治引领、青年成长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
政治性与情感性的统一:构建“价值共振”模式。国企青年工作要统筹好“姓党为民”的政治属性和青年情感诉求。实践中,重点在于如何将政治要求转化为内在信仰,让情感关怀升华为对组织的深度认同。讲授周恩来总理崇高风范时的学习方式让我深受启发:首先通过理论阐释解析“六个杰出楷模”的内涵;继而观看《大无大有》专题片,让总理秘书、卫士等身边人的口述史料形成情感冲击波;最后,设置“穿越时空的对话”环节,引导学员以当代青年视角给总理写信,将抽象精神转化为可触摸的情感记忆,使党性教育真正入脑入心。
启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应将“政治建设为统领”具象化,要防止“单一式”关怀的片面思维。一是全域覆盖。针对青年员工分散在项目一线、流动性强的特点,通过线上党课、视频参学、书面研讨实现理论学习“全域覆盖”;探索故事型团课、沉浸式学习新模式,以生动有趣、互动性强的特点抓住青年的兴趣点,激发学习热情。二是靶向施策。针对项目环境相对艰苦的现状和青年个性化生活体验,积极开展慰问、联谊活动;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青年兴趣领域,探索成立读书会、开展红色剧本杀等,满足青年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为组织提供发现优秀青年的窗口。三是精准滴灌。针对青年个体意识增强的时代特点,采用团青干部一对一联系方式,常态化谈心谈话,深入了解青年思想动态、工作困惑,提供针对性指导帮助,实现青年工作的“精准滴灌”。
实现战略目标与依靠力量的统一:构建“青年主创”生态。在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纵深推进的背景下,青年工作面临着实现战略目标和激活青年动能的双重使命?!兜车牡谝淮斓技逍纬墒贰房纬讨卸愿锩だ母韭呒辛似饰?,其核心是解决了依靠谁、组织谁、如何赢三个问题。
启示:革命胜利的实践揭示,争取依靠力量的本质在于能否将理论洞察、组织创新、利益重构熔铸为管理措施,立足三局发展:一要将理论洞察转化为实践纲领。探索战略解码与青年认知同频路径,比如:将三局转型业务年度任务和技术攻坚目标拆解为“微任务包”,通过揭榜挂帅的方式,动员一批有志青年认领;再如,依托技术中心平台,坚持问题导向召开交流会,帮助技术骨干形成“发现问题—分析矛盾—创新解法”的思维闭环。二要将组织创新转化为行动体系。通过组建青年突击队、创新工作室,并适当授权,赋予团队一定的技术路线决策权、资源调配权,立足项目解决施工难题,实现工艺优化,形成以成果转化为主的科技创新体系。三要将利益重构转化为动力机制。在国企深入改革中探索利益分配机制,将青年利益与企业战略目标绑定,比如:近年来三局推行的“工资上涨、职称评聘等工作在同等条件下向一线倾斜”政策,其实质是通过制度重构实现“价值创造者优先”的分配正义,这种政策导向不仅回应了一线职工的核心诉求,更在深层次推动了三局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的适配,极大激发了一线青年的积极性。总而言之,国企青年工作的最高境界,是让青年意识到自身成长与国家命运、企业兴衰的同频共振,从而培养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三局青年。这种转化非一日之功,需要在制度刚性中注入人性温度,在情感互动中筑牢政治根基,最终实现个人价值、企业使命、国家战略的深层共振。
美好时光转瞬即逝,离开学院那天,淮安飘起了蒙蒙细雨。“烟花三月”的美景终会随季节更迭而逝,但在恩来干部学院获得的精神滋养将长存心间。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干部,我们肩负着推动三局改革转型发展的经济重担,肩负着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政治责任,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光荣使命。唯有把周恩来崇高风范转化为锐意进取的奋斗姿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方能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最好成绩,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