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山记:当00后遇上石炭系
发布时间:
2025-10-31
作者:
洪文涛
来源:
华冶公司
访问量:
分享至:
手机“叮咚”两声轻响,屏幕上跳出两则消息,点开时才发现,原来是姚子强和姚鸿坤这两个实习生发来的手写信扫描件。彼时,距离他们返校仅过去了8个小时。视线滑过信件的文字,那些被笔尖上墨水浸透过的痕迹,犹如地质锤敲击岩面的刻痕,在目之所及处,迸溅出记忆的火花……
时间回到他们实习报到的那天——一个天气微凉的傍晚,实习生姚子强和姚鸿坤拖着大大的行李箱,从高速口下车走了过来?!疤胃绨??我是姚子强!”手还不忘把身后的同伴往前推,“这是姚鸿坤,我俩一起来实习的?!币ψ忧啃愿窨?,问东问西,没有丝毫的羞涩;姚鸿坤则稍显内敛,更似沉静的水面,又隐藏着炙热的求知欲。
第二天一早,我就带着他们去项目上了解情况,安排他们跟着前辈学习编录,协助项目组完成各项工作。为了加快工作进度,我打算找一个人跟着上山填图,“你们俩商量下,一个跟我上山填图,一个留下学编录?!被耙舾章?,姚子强就举手,“我去山上!”姚鸿坤也跟着点头:“我在下面学编录就行?!蹦腔岫?,我满脑子都是项目进度,全然忘记了他们学生的身份,更没想起这一带的山根本没有路,只有被雨水冲出来的沟壑和松动的碎石。
一个小时后,我在岩芯库碰见了姚子强。他裤脚卷到膝盖,沾着泥的作业鞋在台阶上蹭出黑印,头发乱得像被狂风卷过的草丛,正手舞足蹈地跟姚鸿坤比划:“你是不知道,那路很难走,得拄着根棍子往上走”。看见我过来,他突然卡壳,耳根子红了大半,“涛哥,我以为来这儿就是看岩芯写报告,我都不知道还得爬山……”
看着他的表情,我有点想笑,也很自责自己没有说清楚工作内容。不由想起自己第一次上山的模样——也是这样手足无措,可野外工作的日子就是这样,熬着熬着就成了习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看到布满碎石的陡坡,第一反应不再是发怵,而是下意识寻找最稳的落脚点。那些摔过的跤、受过的伤,都成了刻在骨子里的“指南针”,在之后无数个需要进山采样的日子里,悄悄指引着方向?!靶辛恕保遗牧伺乃蟊?,“你俩都在仓库编录吧,这山比你们想象的‘野’,你们没有经验,先不用上山了,以后再慢慢来吧。”
从那天起,岩芯库成了他们的阵地。无论是风吹日晒还是疾风骤雨,他们从不缺席。清晨天刚蒙蒙亮,就能听见库门被拉开的吱呀声;傍晚收工时,夕阳穿过窗户,把他们核对数据的影子拉得老长。日复一日,他们的皮肤被晒得黝黑,看到他们无惧风雨、兢兢业业的样子,我对他们娇生惯养的印象也彻底改观了。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两人勤勤恳恳完成交办的任务,也会有一句没一句地抱怨野外工作环境,可抱怨归抱怨,第二天照样把编录数据核对得清清楚楚。我也没想到,他们真正离开的那天,心里竟生出了几分不舍。原来人就是这般矛盾,每天待在一起时习以为常,临近分别才发现过往经历都刻在了心里。他们背上包擦着眼角转身时,我眼前又浮现出他们初来乍到的那个傍晚:“涛哥,我是姚子强,这是姚鸿坤?!?nbsp;
野外工作没有什么激情四射和特别精彩的记忆点,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传奇,不过是在岩芯库里记着数据,在山路上踩着碎石,在暴雨里护着那些写满数据的纸页。就像姚子强在信里写的:“上过黄土山,一脚几十公分厚的黄土,松垮垮的,像是一层厚厚的暖被。天气属实易变,编录时上一刻还万里无云、汗流浃背,下一刻就狂风大作、雨点噼里啪啦下一地?!闭獯蟾啪褪嵌朗粲诘刂嗜说睦寺?。
岩层会记得我们丈量过的每寸土地,山风会记得我们野外工作间隙的欢声笑语,就连那编录本上歪歪扭扭的字迹也会在多年后告诉世界:这里曾有群年轻人,把那青春,奉献给了大地!
上一篇:
下一篇: